|
1948 年 12 月 12 日,唐山市解放。人民解放军地方部队和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进驻开滦矿区。13 日唐山军管会成立,对唐山实行军管,对开滦及其它矿也同时派军代表进驻,实行军管,随后组建了各矿党委。各矿党委组建后,和驻矿军代表一起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维持生产,维持职工生活的方针,使开滦顺利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1948 年 12 月 2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唐山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训令,特派王林、王涛江为驻开滦矿务局军事代表,负责处理一切有关事宜。王林、王涛江进驻开滦后,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开滦“维持其开工,维持职工生活”的方针,帮助开滦资方解决 了一些困难,维持了开滦矿区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
1949 年 2 月 12 日,开滦中方总经理余明徳、英方总经理裴利耶致函中央毛主席及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主席,通报了开滦积欠工人面粉、薪资,款项无着、告贷 无门的困难。向政府提出了贷款、暂时酌减产量、铁路满足车辆的要求。根据开滦 存在的实际困难,中央作出了维持开滦生产、维持开滦职工生活的正确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政府对开滦进行了扶持,协助资方克服了生产经营上的各种困难恢复与发展了生产,保障了职工的经济生活和矿区局势的稳定。
为了解决开滦的困 难,2 月 20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滦问题给华北局的指示》。这个指示是针对 2 月 12 日开滦两总经理给毛泽东、董必武的函的答复。其中明确指出 :“首先应该设法增加车辆运煤,以争取出口”,“在目前,政府应以合适的价格,购买一批煤炭,一方面既可掌握铁路工厂的供给,另一方面,又可使煤矿生产不致停滞。”“开滦这样大的带垄断性煤炭生产和经营,政府必须在可能条件下设法加以管制。”中央在指示中还提出了帮助开滦解决困难的一些措施。在提到开滦产销矛盾时,中央特别强调了要注意不要脱离工人群众。凡是要工人职员有所牺牲的事,必须切实而充分地和职工商量,取得绝大多数职工充分凉解后才能实行。中央的指示,为解决开滦问题指明了方向。3 月 13 日通过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更加明确地指出 :“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晴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工业陷于停顿状态,引起工人失业,工人生活降低,不满意共产党”。根据中央的这些指示精神,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开滦的生产和经营进行援助。
1949 年 4 月 2 日,开滦总经理余明德、裴利耶致电毛泽东主席。电文说 :“开滦日下已濒绝境,倒闭之危,即在眉睫。开滦为华北工业之关键,一旦停闭,对于华北全区经济必致发生不堪想象之影响。”电报要求政府派员赴天津,矿局人员陪同前往矿区、秦皇岛处亲身调査症结所在,急谋挽救之方。根据开滦存在的困难和劳资双方的要求,华北人民政府采取了系列扶植开滦生产的措施,帮助开滦渡过了难关。
1949 年 4 月 18 日,开滦劳资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这次会议是根据开滦劳资双方的要求,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主席指示工商部召开适当会议,了解开滦矿目前情况,研究恢复开滦生产事宜。会议由工商部姚依林部长主持,劳方杨展等 7 人参加,资方余明德、裴利耶、魏肫 3 人参加。经过 4 天的数度磋商,双方达成协议。矿方所欠面粉自 22 日至 6 月 15 日全部归还,矿方对生产作长期打算,执行安全规章。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协力增产。姚依林部长还宣布了政府帮助开滦渡过困难的七项政策。
1949 年 4 月 29 日,华北人民政府贷款 3 亿元 ( 旧人民币 ) 扶植开滦生产,以帮助开滦渡过难关。
1949 年 5 月 5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在天津接见开滦两总经理余明德、裴利耶。这次接见是根据天津市工商联人李烛尘先生的反映安排的。李烛尘曾向正在天津视察的刘少奇反映了开滦资方对经营生产有顾虑的情况。在这次接见中,开滦两总经理向刘少奇详细陈述了开滦的困难和需要,希望政府给予帮助。刘少奇听了资方关于开滦情况介绍后,明确表示政府对开滦非常关切,他将亲自去矿区实地 了解那里的生产状况和工人生活情况。
1949 年 5 月 7 日,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到开滦矿区视察。这次视察进行了 4 天。他在唐山矿区三十号洋房子里听取了开滦军代表王林、王涛江关于开滦情况的汇报,并作了“要依靠工人阶级办好开滦、对待中外资本家要讲究策略、开滦的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的重要指示。为了帮助开滦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刘少奇同志还指示华北贸易公司,每月以相当于 15 万袋面粉换取矿务局的煤炭,用以维持职工生活。中国人民银行向开滦贷款,以支付资方长期拖欠的职工工资。政府还采取了以现款购煤,以杂粮、坑木换煤等各种措施,帮助开滦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此举很快稳定了人心和局势。5 月 8 日,刘少奇邀请各矿工人代表座谈,仔细地询问工人的生产、生活、工资,对人民政府的意见和要求,并做出了取消包工大柜,成立自包生产合作社 ; 要调整悬殊工资问题的指示。
在开滦视察期间,刘少奇同志还解决了一个当时令人十分敏感的问题,即如何对待开滦的旧职员。刘少奇既强调对职员的团结使用,也注意对他们的思想改造,教育他们改正崇拜洋人、轻视体力劳动者的错误思想。针对开滦使用英文而不用中文的问题,刘少奇提出了矿区行文英文改中文。少奇同志的指示,促进了职工队伍的团结,对于调动脑力劳动者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发展建设开滦起了促进作用。
5 月 10 日,刘少奇同志到林西矿视察,他在洗煤厂、电厂、绞车房等处考察了煤质、成本、通风、运输等情况,亲切地询问工人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再次重申了开滦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的重要意义。
刘少奇视察之后,开滦党委、军代表、工会认真组织广大职工贯彻落实刘少奇同志的指示,在特殊的困难时期,维持矿区生产,维持职工生活,并使开滦有了逐步改造和发展。
之后,经华北局批准,开滦矿区建立了党的委员会。从此,开滦的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管理,结束了长期以来以多头多线的形式分别接受地方区工委领导的历史。开滦第一任党委书记由矿区军代表王林同志担任。
1949 年 6 月 4 日,为了使开滦得以克服困难,迅速恢复生产,使职工生活获得保证,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开滦劳资会议,工商部姚依林部长提出六条授助开滦方案。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1949 年 7 月 13 日,华北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派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副部长徐达本为开滦煤矿总军事代表,代表华北人民政府及华北军区与开滦矿务局建立密切关系。同年 8 月 8 日又成立了总军事代表办事处,对开滦所属各单位派驻了军代表联络组,具体贯彻中央“维持生产,维持职工生活”的方针,监督开滦煤矿生产、运销工作,监督人民政府援助开滦的物资在职工间的合理分配,协助开滦改进生产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改革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以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在产品销售上力求面向国内市场,斩断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依赖,促进开滦迅速向人民企业的道路发展。
为帮助开滦渡过困难,中央、华北人民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从各方面给予大力 援助,使困难重重的开滦在紧张的军事时期得以维持,安定了职工生活,迅速恢复 了生产秩序。
(郑娜)
|